fbpx

推薦文章

勁戰車系,在台灣速克達市場中始終佔據著運動車款的重要地位。本次,站長與同事 Eric(一位資深四代勁戰車主)共同進行了全新七代勁戰 CYGNUS X 125的磨合與試駕。透過與前代車款的對比,我們將深入探討七代勁戰在操控、動力與設計上的進化,並了解它是否能打動擁有十年勁戰騎乘經驗的車主。

操控調性:熟悉的「勁戰魂」與更高的穩定性

對於歷代勁戰車主而言,新一代車款能否維持其標誌性的操控感受,是他們最關心的議題。四代車主 Eric 在試乘七代勁戰後表示,新車帶來一種「熟悉的味道」,尤其在入彎時展現出高度的自信。

關鍵駕馭感受:

  • 彎中穩定性優異: Eric 強調,七代勁戰在彎道中的穩定性表現出色,即便在彎中加速,車輛依然能穩穩地通過。
  • 「穩」字訣的堅持: 相較於市場上部分追求極致快速入彎的運動速克達,勁戰車系似乎更著重於「穩定」與「安全」的調性。對於一般道路騎乘者而言,這種入彎相對平穩、但能提早且快速出彎的特性,反而能帶來更佳的駕馭體驗與實質上的單圈效率。

動力表現:高轉綿密的加速體驗

七代勁戰在引擎數據上與六代勁戰保持一致,但透過傳動系統的重新設定,使其展現出不同的動力特性。

動力系統亮點:

  • 傳動設定優化: 七代勁戰的傳動設定將轉速維持在較高的區間,特別是與 YAMAHA 的 VVA(可變汽門)系統相配合。由於 VVA 在 6,000 轉開啟,此設定有效地將引擎轉速強迫維持在接近 7,000 轉甚至更高的範圍,使加速特性更偏向高轉速輸出,提供綿密且強勁的加速體感。
  • 磨合期後的提升: 經過初步的磨合(約 150 公里)後,車輛的轉速能更輕鬆地拉高,加速靈敏性隨之提升,進一步彰顯 VVA 開啟後高轉動力的優勢。

 

 騎士介面與人體工學

七代勁戰在騎士空間與儀表設計上亦有所進化,以提升騎乘舒適度與資訊辨識度。

  • 騎乘空間: 相比四代勁戰,七代勁戰的膝部空間略為寬裕。坐墊長度也向後延伸,使得單人騎乘時,騎士能更輕鬆地調整坐姿,找到更為舒適的騎乘位置。

  • 數位化儀表: 全新數位儀表具備高辨識度,即使在清晨雨天或陽光充足的環境下,資訊顯示依然清晰。儀表設計將速度與轉速皆數位化顯示,其中轉速以每 250 轉一格的方式呈現,讓騎士能輕鬆掌握引擎狀態。此外,油表特別以黃色顯示,提升視覺警示效果,呼應車主對油耗的關注。

 

 

 

外觀設計:科技感與傳統的取捨

外觀設計是七代勁戰與前代車款差異最大的地方,也成為車主是否換代的關鍵考量。

設計評價:

  • 喜愛部分: Eric 對車頭的「三顆燈」設計給予正面評價,認為其科技感十足,且亮度表現優於四代。尾燈則沿襲了四代車款的貫穿式、較扁平的「瞇瞇眼」風格,深得老車主喜愛。

  • 老車主不適應部分: 最大的爭議點在於車頭的整體造型以及方向燈位置的改變。Eric 認為七代車頭線條較為複雜,失去了傳統勁戰簡潔俐落的風格,尤其方向燈上移的設計,讓他覺得「四代的那種魂有點跑掉」,成為其換代的顧慮。

 

結論:性能升級有感,設計風格見仁見智

綜觀七代勁戰,它成功地保留了勁戰車系一貫優異的操控穩定性,並透過傳動與 VVA 系統的優化,帶來顯著的動力提升。對於一位擁有多年經驗的四代車主而言,七代勁戰在操駕感受的熟悉度動力性能的強化上,是極具吸引力的。

然而,全新的外觀設計,尤其是車頭造型與方向燈配置,因其與傳統勁戰風格的巨大差異,顯然是一項見仁見智的改變。新設計的未來感與科技感,可能吸引追求新穎的消費者,但對於習慣舊有經典線條的車主來說,則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特色文章

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