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在小麗寶賽道,帶來最新的DR-Z4 S版與SM版試駕體驗。這兩款車搭載了全新設計的400cc單缸引擎,並採用噴射系統及雙火星塞技術,是這次改款的重要亮點。以下分享駕駛感受與性能表現。
引擎動力:線性且飽滿的扭力輸出
DR-Z4搭載的400cc單缸引擎,在噴射化及雙火星塞的加持下,扭力輸出非常線性且飽滿。實際騎乘中,透過電子油門系統(SDMS),油門反應變得平順且容易控制。以目前的設定來說,乾燥路面使用A模式即可滿足多數需求;遇到雨天或濕滑路面,才會建議切換到B或C模式降低油門反應靈敏度。我個人覺得,以這顆400cc引擎來說,動力表現令人滿意,既穩定又容易駕馭。即使是在小麗寶賽道這種專業場地,也能感受到它的動力足以應付各種彎道需求。
S版騎乘感受:靈活舒適的越野風格
在試駕S版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座椅設計與騎乘姿勢。這款車座墊位置設計得相當符合越野騎乘習慣,讓騎士可以自然地採取「外傾」姿勢來操控車輛,提供優異的騎乘舒適度。
搭配新款車架與懸吊系統,S版的靈活性非常好。在小麗寶的柏油路面上,即使裝配了越野胎,也能保持舒適的騎乘體驗,轉向反應靈敏,操控起來十分輕鬆。
SM版試駕:穩定性與街道騎乘的取向
與S版相比,SM版在穩定性表現上更為突出。前懸吊行程較短,阻尼調校偏硬,讓車輛在重煞時前叉支撐性更好,重心較不容易過度前傾。這種設定更偏向街道騎乘需求,而非越野靈活的調性。
SM版搭配的是前120後140的Q5A輪胎,屬於較安定型的輪胎配置,傾倒時的靈活度比S版稍差。整體來說,SM版更像是一輛「性能街車」,在小麗寶賽道上,尤其是若改裝低把手,能夠帶來非常愉快的操控感。
懸吊與輪胎:可調性與表現
DR-Z4的前後懸吊都具備相當幅度的調整範圍,這給予車主很大的自由度去調校符合自身騎乘風格的設定。我計畫針對SM版嘗試調整懸吊,希望能找到心中理想的性能表現。
輪胎部分,我認為SM版若換成胎形更尖銳的款式,能讓傾倒時的靈活度大幅提升,這也是我後續會嘗試的方向。

原廠使用Dunlop Q5A。
電控系統與油門設定:易用且具競技感
DR-Z4配備的電子油門SDMS,能讓騎士依據路況選擇A、B、C三種油門反應模式,進一步提升騎乘的安全與樂趣。我的經驗是,只要有基本的黃牌機車騎乘經驗,使用A模式即可輕鬆掌控油門,無需過多擔心動力突發。
此外,車輛具備多段式循跡控制(TC),在柏油路面上感受不算明顯,我通常會選擇關閉TC以獲得更直接的操控反應。不過在土路或濕滑路況,TC的介入能夠大幅提升安全性。
剎車系統:專業賽車部品等級
這台車的剎車系統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前後剎車碟盤均採用大量通風打洞設計,有效散熱。SUZUKI原廠賽車部品的加持,讓剎車力道強勁且手感扎實。
搭配ABS系統,即使在強力剎車時仍能感受到微微鎖死,讓騎士可以利用剎車外飄輕鬆入彎,增加操控樂趣。整體剎車系統相當適合運動化騎乘,表現出色。
小麗寶賽道的實際應用
在小麗寶賽道,這台車的動力輸出足以完成五速全開。彎道中,比較小的彎使用二檔,較長彎則可拉至三檔,動力調配靈活且順暢。
我認為SM版在賽道上的表現十分適合精進騎乘技術,尤其是將車輛調整到適合個人騎姿後,能夠充分發揮車輛潛力,帶來更多騎乘樂趣。
價格與市場反應
關於價格,雖然網路討論區與社群上不少聲音認為售價偏高,但目前台灣的配額已經銷售一空,再訂車也要等上一段時間了。
以368,000元的首購價格來看,考慮到動力表現、剎車配備、電控系統與懸吊調整幅度,這個價格其實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具有一定的競爭力。當然,消費者總是希望價格越低越好,這點無可厚非。但若不急著入手,還可以選擇等待二手車市場。
這次試駕SUZUKI DR-Z4 S版與SM版,整體給我留下良好印象。S版靈活且適合越野騎乘,SM版則更偏向街道運動風格,兩者各有特色。新引擎與電控系統帶來平順而飽滿的動力,搭配競技級剎車與可調懸吊,為喜歡多元騎乘風格的騎士提供了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