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推薦文章

站長本身是GR YARIS一代車主,這幾年持續投入於小麗寶賽道的單圈挑戰企劃,對車輛性能與操控表現有著極高的要求。在過去2至3年的挑戰過程中,車輛的回饋與穩定性成為左右成績的關鍵因素。當二代GR YARIS(俗稱二代鴨)問世後,實際試駕過後發現其在底盤設定、動態穩定性以及轉向回饋方面有明顯進化,尤其在面對單圈挑戰時更能發揮出穩定而線性的操控優勢。因此,為了在後續的賽道挑戰中爭取更好的成績,站長也正式從一代鴨升級至二代鴨,開啟全新一輪的性能優化企劃。

雖然原廠即具備強悍輸出表現,但GR YARIS改裝仍然是單圈企劃的重點。本次站長帶著二代鴨到台南MST,改裝進氣系統與 Downpipe 套件,透過馬力機與實際道路駕駛,完整記錄升級前後的差異。

馬力機初測:二代 GR YARIS 對比一代原廠表現

在進行改裝前,先進行 GR YARIS 二代原廠狀態下的馬力測試。測試車輛在 MST 馬力機上測得最大輸出為 266 匹馬力,對比先前同場地測得的一代 GR YARIS 最大馬力為 246 匹,顯示二代車型在原廠狀態下即有約 20 匹的增幅,符合總代理提供的性能數據。

扭力曲線部分也有顯著提升,整體曲線相比一代明顯上移,輸出範圍更廣,反應更加積極。此外,在測試中也記錄空燃比,發現原廠電腦在 3,000 至 4,000 轉的區間油氣較稀,空燃比約落在 15,而從 4,500 轉開始油量顯著增濃,至 5,000 轉維持在約 12 的理想燃燒區域。

MST 進氣系統與 Downpipe 套件介紹

本次升級套件包含 MST 所推出的進氣系統與全新設計的 Downpipe。MST 為 GR YARIS 二代車型量身開發此組件,進氣系統具備更佳的氣流效率與濾芯布置,有助於降低進氣溫度與提升流速。

Downpipe 採用 300目高流量金屬觸媒設計,可在不觸發檢測系統的情況下提升排氣效率。透過對比一代與二代原廠 Downpipe,可以明顯看出管徑與內徑上的差異,二代在渦輪出氣端至 Downpipe 的開口更大,提供更高流量的排氣通道,對性能提升具正向幫助。

安裝後馬力測試:數據成長幅度顯著

在安裝 MST 進氣與 Downpipe 套件後,進行第二次馬力機測試,結果顯示最大馬力從原廠的 266 匹提升至 283 匹,增幅約為 17 匹。從圖表上來看,升級後的馬力曲線(藍色)在幾乎所有轉速區間皆高於原廠(紅色),代表改裝套件在整體輸出上達到有效提升。

此外,最大馬力輸出的轉速也有提前趨勢。原廠狀態下約在 5,400 轉達到高點,而升級後則提前至約 5,245 轉,反映出進排氣效率改善所帶來的低延遲輸出優勢。不過,在 5,500 轉之後馬力略有下降,可能與排氣後段配置或原廠 ECU 限制有關,若搭配中尾段升級或電腦調校,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動態測試:山路實駕反饋強烈

改裝完成後,實車回到北部熟悉的山區道路進行實際駕駛測試。主要觀察重點為進氣溫度變化與加速表現。根據數據記錄,升級後空濾後的進氣溫度平均降低約 12~18°C,顯示新進氣系統的隔熱與導風設計有效抑制引擎室高溫干擾。

動力表現方面,透過在山路進行四分鐘連續測試,每秒擷取五筆數據並比對油門開度超過 95% 的加速資料,發現加速度明顯提升。原本的加速度為 0.298G,改裝後雖僅有帳面馬力提升約 6%,但實際駕駛體感卻顯著強化,顯示在常用轉速區間,扭力的提升帶來更直接的動力反應。

專業分析:原廠設定與升級潛力

從動力曲線觀察來看,升級後曲線在中段全面壓制原廠,唯獨在 5,500 轉後的掉落值得關注。推測原因可能包括原廠可變進氣系統在高轉下無法完全對應進排氣的釋放速度,導致高轉延伸受限。

由於本次測試未更動 ECU 程式,因此馬力機所見曲線變化,完全來自於進排氣升級所帶來的實質流量變化。若日後搭配 DTE 電腦或 Power Editor 進一步調整增壓值與空燃比,有機會改善高轉續航與提升整體馬力表現。

結語

本次針對 MST 進氣與 Downpipe 所進行的實測,證實兩項改裝部件在無須調整原廠電腦的條件下,依然能帶來明顯的性能提升。包括中低速域的加速感受、進氣溫度降低、扭力區域拓展與動力反應提前,皆為實際體驗中可明確感受的優化結果。對於 GR YARIS 車主而言,這是一套具有高效益的升級方案,不僅可保留原廠系統的穩定性與檢驗合規性,更具備後續升級潛力,無論是日常駕駛或性能提升,都提供了良好基礎。



特色文章

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