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Moto7站長楊斌!今天又來到駕訓班了!那我相信大家看過很多站長的騎乘教學,但今天課題比較不一樣,站長要教大家來怎麼樣快速地適應一台四缸車。
很多人騎檔車會從小排量開始,逐步升級到 R3、忍4 等 300~400c.c. 車款。但首次接觸 600c.c. 或 1000c.c. 公升級車時,往往是瓶頸。四缸車雖馬力強,但引擎更寬、更重,轉向靈活度下降,因此不少騎士會在操控時遇到困難。

輕檔車你都騎過了,但四缸車其實算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四缸車在動力特性上,低轉時扭力較小,反應偏溫和,但當轉速提升到高轉區間,扭力會瞬間湧現,常讓騎士反應不及。對許多剛接觸公升級或四缸車的騎士來說,這種動力輸出需要適應與掌握。因此,今天將以站長身旁的本田 HONDA CB650R 為示範,帶大家實際了解如何駕馭與控制四缸車的特性。

站長身旁這一台是本田HONDA的CB650R,今天就用它來做實際的教學。
首先在上車前,當然你會對車輛做一個基本的檢查,站長這邊不太多說。不過至少我們看一下拉桿、煞車的踏板及打檔桿,你都要很快做一個檢查,不然等一下上車開始騎乘,這就是問題會發生的地方。
該怎麼上車?
排氣量較大的車款,座椅高度通常也會跟著提升,特別是後座會明顯上翹。因此上車時,右腳跨過車身要抬高,避免不小心踢到後座,若是跑車還可能會碰到車殼。坐上車後先將車輛扶正,騎乘姿勢應從側面看位於座椅正中央,不要過於前傾或坐得太後,好像準備趴車一樣,而是依照原廠設計的位置坐穩,這樣才能保持最佳的操控平衡。

上車右腳跨過去的時候,記得一定要伸起來,要不然你會踢到你的後座,又如果是跑車的話,你可能會踢到你的車殼。

坐在椅子的正中心,不要坐太前面,也不要坐太後面,大概就坐在椅子原廠設計給你的這個中心的位置。
油門、煞車、離合器怎麼抓?
上車找到你自己的位子之後,我們來先來檢查一下手的操作,以右手來說的話,你會有油門的操作跟前煞車。油門部分,我們感受一下喔它的間隙是不是足夠?如果它沒有間隙的話,那代表說,可能你發動以後整個引擎轉速就會往上衝,所以油門一定要有一個間隙。

轉動油門時可以感受到有一段鬆鬆的,那就是油門間隙。(電子油門車種將不會有油門間隙)
再來我們試試看煞車拉桿的感覺,煞車拉桿在前段會有一小段空行程,拉到開始有阻力時,才進入煞車力道輸出的區間。有人習慣把手放在較外側拉煞車,但這樣會偏離原本設計的位置,影響控制。正確做法是手部握在適當位置,並可依需求調整總泵位置,讓煞車拉桿操作更符合自己的習慣與力量分配。

煞車也同樣會有間隙,要先適應每一台車的差異。

手把握太外面,其實你的手已經離開它設計給你的位置了,在操作上也會比較不順。
通常只有在煞車力道不足時,才會把手放到拉桿外側。以站長個人習慣用兩指煞車,只要指力足夠,在正常位置就能提供足夠制動力;四指煞車則能更省力、力道更大。也有人用食指與拇指握把,後三指煞車,藉由加長力臂提升制動效率,同時保持握把穩定。

站長自己的習慣,是用兩指來煞車。

四指來煞車,你能施的力量又更大了。

用食指跟拇指來扣住握把,然後用後面三指來做煞車,好處就是你的力臂也會加長了。
再來煞車拉桿的部分,其實可以調整一個間隙喔,像這個是可調式的。如果說你手比較大,希望是比較外面的話,那就把這個數字調小,它就比較外面。以站長來說,我手算男生裡面算比較小一點點,所以像我的話,我覺得目前來說的話調在4是比較好,比較適合的位置,很快就可以抓到然後做施力。

可調式拉桿記得調成適合自己的手掌大小,騎乘時更加就手。
左手操作的是離合器,站長建議平時用兩指就能應付。使用前,先感受離合器的間隙,輕輕按下會發現有一段空行程,必須壓到底再拉,才算是離合器真正的作動行程。像煞車一樣,先熟悉這個間隙很重要。大多數省力型離合器兩指就足夠,但若長途騎乘手指疲累,也可以換後三指操作。不過站長建議養成固定用前兩指的習慣,既穩定又容易掌控,能確保操作更加精準與安全。

左手離合器同樣也使用兩指拉動即可。
左右腳怎麼放?
腳煞車的操作要注意腳的位置與準備。平時踏好腳踏,靴子前緣或前腳掌放在煞車上方,需要時再往下踩;不踩煞車時,保持腳與踏板之間有一點間隙,避免長時間踩著造成誤操作。在賽道騎乘時,有人習慣把腳稍微放在後方,需要煞車時再移回去,但在一般道路上,隨時可能遇到突發狀況,因此腳應保持在預備位置,隨時能立即踩下煞車。如果腳踩得太後,遇到緊急狀況需要先移到前方再踩,不僅有時間差,還可能因腳滑而踩不到煞車,增加危險性。保持前腳掌在煞車上方並留有間隙,是最安全也最有效的操作方式。

將腳弓至於踏桿上,與煞車保持一點空隙。
打檔操作時,左腳的踩踏位置很重要。平時腳掌後端踏在踏桿上方,保持支撐力和靈活度。進行升檔時,只要用腳勾起踏桿即可,退檔時則向下踩即可完成。這種腳掌放置方式能確保動作順暢,不會因位置不正或姿勢不穩而影響換檔。同時,正確的踏法也方便快速反應,無論是在道路騎乘還是較激烈的操駕情況下,都能保持精準且安全的操作。

左腳也是踏在同樣的位置。

需要升檔時再伸下去勾即可。
準備出發!
接下來,我們就要把電門打開!確定側柱是有踢上來的,確定一下檔位,目前是在一檔,所以我們先把它勾回空檔,勾回空檔之後踩著後煞車讓車子是穩定的,不會往前或是往後滑。再來就可以拉離合器來啟動引擎啦!

起步前記得收起側柱,不然可能會造成危險。
啟動四缸引擎後,可以先感受轉速帶來的動力變化。低轉速約 2,000 轉時,感覺非常輕盈;4,000 轉開始有扭力回饋;6,000 轉接近扭力峰值;8,000 轉時聲音已大,馬力顯著增強。透過空催轉速就能了解引擎的出力特性,掌握之後即可準備起步。
如何控制離合器?
起步時,右腳踩煞車,先抓離合器入檔。用約 2,000 轉測試離合器接合點:輕放離合器時,感覺車子開始移動,這就是接合點;再抓緊一點,車子停止。學習控制離合器時,掌握這個接合點是關鍵,能幫助平順起步。

我們在學習離合器的控制的時候,也是要學習怎麼樣去掌握這個離合器的接合點。
四缸車低轉扭力小,2,000 轉起步時,離合器接合點較早,車速不快;若用 4,000 轉起步,車子會更快帶動。練習時,可先用 2,000 轉抓離合器接合點,保持一段時間,感受車子慢慢移動,然後完全放開離合器,車子即可平順起步。使用怠速(約 1,200–1,500 轉)也能練半離合起步,車子會自然前進;提高到 2,000 轉起步,車子加速更快,到約 10 公里時離合器完全接合,可完全鬆開操作,完成平穩起步。

用 4,000 轉做強力起步時,離合器接合與油門控制同樣重要。接合時持續補油門,保持轉速在 4,000 轉附近,車子才能平順且快速起步。若提高到 6,000 轉起步,半離合時間需更長,油門也要持續補足,確保引擎維持高轉速,動力持續輸出,車輛才能順利加速。三種起步方式分別是:低轉速快速接合後加速、4,000 轉起步、或高轉 6,000 轉起步,高轉起步需要更精準的半離合與油門控制。

如何控制煞車?
初次騎四缸車上路時,要先感受車輛的動態,包括重心、懸吊和煞車回饋。起步後可輕踩煞車,感受前叉反應;左右晃動或過小彎,感受車輛重心及龍頭支撐力,因四缸車車身較寬重,低速需手控龍頭,高速則自穩。
煞車操作方面,建議收油門時順勢回推,再扣前煞車,確保油門已關閉,避免一邊加速一邊煞車,影響制動效果。掌握這些基本感覺後,可進行行進間輕度減速練習,再逐步練習緊急煞車,建立安全操控的基礎。
操作煞車時,先感受拉桿的空行程與接合點,了解煞車力道的湧現時機與順暢度。練習可先加速至一定速度,放掉油門,前後同時輕踩煞車,再加速走掉,不需使用離合器,避免動力突然釋放造成後輪打滑。這種前後煞車交替的輕度減速練習,能幫助掌握煞車特性。
若遇到緊急煞車時,站長建議抓離合器,前後同時用最大力道踩煞車,回扣油門,確保 ABS 作動,迅速且平穩地停車。

斜坡怎麼停車?
最後示範山路斜坡停車。斜坡上停車時,先入檔並抓住前後煞車,此外,因為側柱在左邊,車頭也要偏向左側,確保重心穩定。切熄火後放掉離合器,讓引擎拖住後輪,再慢慢放掉煞車,此時車輛由檔位固定。最後放下側柱,龍頭打左,關閉電門,即完成安全穩固的斜坡停車。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第一堂課的課程。包含說,你怎麼樣在駕馭四缸車之前,做一個檢查,然後四缸車它的扭力,其實跟一般的單缸車、雙缸車不太一樣,所以你怎麼樣去感受它的轉速?動力的輸出點在哪裡?那離合器的接合點,跟整個煞車的控制的方式,就是我們今天的課程。而在第二堂課內容,會做一些動態的示範,大家不要錯過了,我是Moto7站長楊斌,那我們下一堂課見!
更多試車、新車介紹及特別企劃影片,速至Moto7 Youtube頻道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