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推薦文章

Showing 1 of 1

上一篇的動力之心系列文章中,我們了解到了各種引擎形式,而今天要深入了解引擎的細部結構。四行程引擎的汽缸頭在體積上,相較於引擎的汽缸部分,汽缸頭所佔的比例非常大,內部機械構造也複雜了許多。尤其是目前主流大馬力車所使用的DOHC雙凸輪軸引擎,其汽缸頭更是雄壯威武,這是因為其中包含了許多重要的機構而造成。Moto7將要帶你認識這個引擎運作的關鍵:汽缸頭。

汽缸頭佔了引擎很大的部分,但你有了解多少呢?

動力之心:引擎 系列文章
VVCS、DVT、Hyper VTEC?機車可變汽門系統大解密

汽缸頭在引擎的演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早期在二行程引擎中,汽缸頭便沒有任何複雜的機械結構,只是一個可以讓火星塞鎖在上頭蓋子而已。若是再複雜一些,也僅是挖通水道,使冷卻水可以進入汽缸頭中、帶走爆炸帶來的高溫。

而說到四行程,以較早期的引擎為例,汽缸頭也沒有繁瑣的機械結構:汽門機構是放在汽缸旁,稱為側汽門式引擎。然而,隨著引擎的發展,汽門機構開始移至汽缸頭上,許多往復作動的零件也陸續改為轉動運作的零件,使汽門運作的效率更好、動力得以提升。

以下就來看看幾種不同、結構由簡單變至複雜的汽缸頭設計:

OHV

Over Head Valve,翻譯成中文便是頂上汽門。和側汽門式的引擎作比較之下,這類型的引擎是把汽門機構放置到引擎頂上(汽缸頭)。在這個階段,雖然引擎的汽門已經移至了汽缸頭上,但驅動汽門的凸輪仍放置於汽缸旁,帶動汽門挺桿,控制汽門的開閉。OHV引擎有著較為簡單的機械結構,這也讓體積與重量較同排氣量的OHC引擎更小、更輕;不過OHV的缺點就是不利於高轉速運行,所以大多數OHV較重視低轉速的扭力輸出。

來自INDIAN的OHV引擎。

OHC

Over Head Cam,中文作「頂上凸輪」。引擎進化至此,除了汽門已經被放置於汽缸頭上,凸輪軸也被移至汽缸的頭上了,據此而命名。將凸輪移至汽缸頭上,經由鏈條或皮帶驅動凸輪軸,進而控制汽門的開閉。OHC好處便是凸輪可以較直接地控制汽門的開啟動作,更精準的汽門控制也帶來動力的提升。一般而言,OHC指的是單凸輪軸,也常加上代表「單一」的S(single)以SOHC來表示,與以下要介紹的DOHC作區別。

SOHC引擎藉由鏈條或皮帶驅動凸輪軸。

DOHC

Dual Over Head Cam,頂上雙凸輪軸。在SOHC引擎上,一根凸輪軸必須同時控制進汽門及排汽門。而DOHC引擎則以兩支凸輪軸分別控制兩種汽門,不需要透過搖臂來直接開啟汽門,便能提升運轉的精確度。除此之外,採用雙凸輪軸可以將火星塞放置於引擎燃燒室的正中央,增加燃燒效率。不過DOHC有著更複雜的缸頭機械構造,不只引擎體積較大,製造成本也大幅的增加。

DOHC引擎以兩根凸輪軸分別控制進氣與排氣,並可將火星塞放置於引擎燃燒室的正中央,增加燃燒效率。

汽門的相關技術

隨著汽缸頭構造的演進,汽門數目也是日益增加。現代大部分的四汽缸車種採用了DOHC搭配十六汽門的設計,增大進氣及排氣效率。汽門的基本配置至少需要一個進氣門及一個排氣門,也就是常聽到的2V設計,其中「V」也就是Valve(汽門)。在演進過程中,工程師發現進氣效率不夠好,於是在進氣端加了第二個汽門,成為三汽門的引擎,也就是兩個進氣門,一個排氣門的配置。為了能有效地利用汽缸頭的面積,衍生出四汽門,兩進兩排的設計,成為了近代引擎最常見的配置。

不過在機械的世界總可以看見一些「異類」,YAMAHA也曾經在R1及MotoGP賽車上使用了五汽門的技術,以提升進氣效率進而取得更強大的動力峰值;但由於機構太過於複雜,而且五汽門限制了汽缸設計的靈活度,如今已改回四汽門的設計。

98年R1 的引擎分解圖,在圓形活塞下,擠進了三進二出的五汽門。

汽門重疊

為了提升進氣及排氣效率,進氣門及排氣門並非關了一個才開另一個的順序在運作,而是有互相重疊的情形。舉個例子,在排氣行程及進氣形成交替時,在排氣門還沒完全關上時,進氣門便會提早開啟,以獲得更多的進氣量,提升容積率。雖然可以藉由提升汽門重疊的時間,提升容積率與高轉速的動力表現,但同時也會讓低轉速域的扭力流失。

 可變技術

以凸輪軸來控制汽門,是以凸輪的形狀來掌握汽門的開啟時機、開啟時間之長短及開啟深度。每一支凸輪軸都只能提供固定的汽門運作模式,若需要加以改變,必須修改凸輪軸。更進一步,每一種汽門運作方式也決定了引擎的特性,究竟這顆引擎是屬於低轉扭力型或是高轉馬力型,凸輪軸的設計有深遠的影響。

VVCS、DVT、Hyper VTEC?機車可變汽門系統大解密

如果想要兼顧各轉速域的動力輸出,便需要可變機構來作即時的調整。以汽門重疊角度來說,若想再高轉速域發揮馬力,則必須採用更多的汽門重疊角,想要在低轉發揮扭力,便需要採取較少的重疊角度。若一顆引擎需要能兼顧高、低轉速的動力輸出,凸輪軸便必須有所切換或是在轉速升高的過程中略作改變。HONDA的CB400便利用VTEC可變汽門技術,使凸輪軸在低轉速及高轉速會提供不同模式的汽門控制。使400c.c.的引擎在高轉速能達到較大馬力的輸出,中低轉速於也不會流失應有的扭力。

可變汽門系統能兼顧各轉速域的動力輸出做出調整。

在了解了汽門的運作方式後,就不得不再進一步的認識引擎系統進排氣的運作。在下一集的動力之心中,我們除了會認識到RAM-AIR、排氣可變系統等增強進排氣效率的功能。

【延伸閱讀】
動力之心:引擎 系列文章



特色文章

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