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km 換油,看起來機油還是很乾淨呀。
機油濾網也拆下看看,一樣相當乾淨。
換上新的機油,準備上馬力機。
普利珠重12.39g。

在禾倉車業的協助下進行馬力測試。
同時也將傳動固定,測試少了傳動變速下的馬力輸出。
認真的拉了好幾次馬力。

傳動鎖定下的馬力圖,最大馬力為11.27。

沒鎖定傳動下的輪輸出,最大馬力為12.06。
何謂VVCS?VACS?
本次G6 150 VVCS 最大的特色就是搭載了首見於小排氣量機車上的可變汽門揚程系統,不過除了VVCS 系統外G6 150 VVCS 在區軸與活塞也經過優化,除了引擎運轉品質更細緻外也提升引擎的耐磨耗度。

G6 150 VVCS 引擎優化後運轉細膩度與耐磨耗度皆獲得提升。
G6 150 VVCS 亮相過後,許多讀者們對於VVCS 到底是什麼還是搞不清楚,並且很容易與VACS、 VTEC 兩個系統搞混,在這邊也特別對幾個系統做一個淺顯易懂的解說。
VVCS:可變汽門揚程系統,如果用最簡單的說法來講解就是改變進汽門開啟幅度的系統,透過油壓機構在讓汽門打開的幅度改變,讓高轉速時獲得足夠的進氣量,這套系統的所在位置是引擎汽缸頭。

G6 150 VVCS 車身上有VVCS 雷雕貼紙。
VACS:這套系統的目的是改變進氣道的長度,透過切換不同長度的進氣道讓車子在低轉與高轉都能保有適當的進氣量,安裝位置在空濾到引擎間的進氣道。

VACS 機構,可以看見從空濾伸出一粗一細的進氣管,較粗的一端有個電磁閥,根據轉速來開啟,達到更大進氣量。
VTEC:相信許多讀者一定很熟悉這個名子,不過這並非HONDA CB400 上的HYPER VTEC 系統,HONDA 運用在汽車上的VTEC 系統為可變氣門正時與揚程控制系統;VTEC 系統除了汽門揚程外,連點火正時也會因應不同的轉速而改變,VTEC 的汽門揚程改變方式與VVCS 非常相近,安裝位置同樣位於汽缸頭。
至於大家熟悉的機車用HYPER VTEC 系統則是改變「汽門的工作數量」,一汽缸的四個汽門在低轉速時只會有兩個開啟,高轉速時才會四個汽門同時工作。
最後把所有系統在比對一次,VACS 為進氣道優化,VTEC 為VVCS 的進階版,除了汽門揚程外還控制正時點火,HYPER VTEC 則是控制汽門工作數量。
紅圈處即為控制VVCS 系統的油壓機構。
G6 150 VVCS 的汽缸蓋料件號為AAG1 與改版前的LKB3 不同。
為了讓大家能更清楚VVCS 機構,我們特別請升馳車業協助,將整個G6 150 VVCS 的引擎汽門蓋打開來。為了要方便作業,要將整個引擎卸下,打開汽門蓋後就看到傳說中的可變氣門機構,進氣氣門有兩組搖臂,而排氣只有一組,我們再繼續拆下去,將凸輪軸取出,一切都更明顯了。
在升馳動能車業的協助下,來看看G6 VVCS 究竟長怎樣。
拆解所需的全部工具。
這裡可以看到G6 150 VVCS 已經取消了前一代的VACS 機構。
拆光光,紅圈圈起來的是OCV 電磁閥接線。
看到汽門搖臂機構了。
OCV 機構,透過電磁閥控制油路開關。
凸輪軸,兩個同樣角度但高度不同的凸輪,都是負責進氣汽門揚程的部份。
高凸輪對應的搖臂機構零件,獨立於主要進氣汽門搖臂。
A 搖臂對應較低的凸輪,B搖臂對應較高的凸輪,A與B 在OCV 未開啟油路時兩者是獨立的,由只有A 與汽門連結,因此汽門開啟高度是跟著與A 連結的凸輪高度。一但OCV 開啟油路,B 會與A 連動,由於B 所對應的凸輪更高,因此汽門揚程會以B 的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