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就一般機車使用者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情境,提出該情境下可能潛藏的危險與應有的認知,再搭配圖片以及針對騎士較容易忽略的細節進行說明,以加深讀者們的印象,進而養成防禦駕駛的習慣。

本文的主題為:彎道、超車及不同騎乘心境時應有的防衛駕駛觀念。
情境一:行經彎道
1. 在雙向行駛的彎道上,切勿輕忽道路中心線(如黃虛線或雙黃線)。以安全駕駛而言,應養成絕不可跨越中心線的習慣;以防禦駕駛而言,應預想對向車輛可能跨越中心線而侵犯自己,並注意自己的行駛動線。

應養成不可跨越中心線習慣,並且預想對向車輛可能侵犯自己的車道而特別小心。
2. 而在未劃設車道中心線,仍宜靠右行駛,以預留對向來車的空間或防範對向來車的侵犯。

在未劃設車道中心線仍宜靠右行駛,並防範他人侵犯我車。
3. 若有開啟頭燈,而彎道有凸面鏡時,大燈光線可投射於凸面鏡,有助於提高對向車發現我車,降低對向車不安全行為。

彎道凸面鏡可投射機車頭燈,提醒對向來車注意。
4. 機車若於入彎後因速度太快而使用煞車,是十分危險的行為(詳第二章/彎道煞車,P30),建議應於入彎前將車速降到安全速度以下等速過彎,盡量避免在彎道中出現煞車行為。
5. 如明顯需要利用人身重量輔助才能過彎時,就表示車速過快!此時一旦路面有變化,而必須在彎道中煞車,就可能產生立即性的危險,建議除非是在封閉的競技場中競速,一般公共道路應避免類似壓車技巧的行為。
情境二:切勿穿梭車陣中
穿梭車陣中的機車騎士,其實忽略了一個─「本身安危掌握在別人手裡」的事實!機車穿梭汽車陣中,甚至騎上快車道,除了本身有不穩定的因素外,還有就是車陣中的汽車駕駛人可能不容易發現機車或因距離太近而無法及時應變,這對於穿梭中的機車即是一大威脅,且又可能因為發生碰觸倒地,而受到其他車輛的撞擊或輾壓的二次事故。畢竟安全抵達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在任何情況下,機車都應避免與汽車爭道、在車陣中穿梭。

穿梭車陣中的機車有其危險性。
情境三:欲超越前方大車時(兩車併行時)
當兩部汽車同方向併行時,會造成兩車中間的空氣壓力較低,而形成互相吸引的一股力量;而當大型車要超越機車時,會對機車產生一股推、吸的氣流力量而影響其穩定性,相同地,機車欲超越前方大車時,也會遭遇到類似的這股力量。
另一方面,對汽車駕駛人而言,看到前方有類似飛起衣物的機車乘員時,若打算超越它,應特別注意橫向車距,尤其是貨車駕駛人,因貨車有很多不規則的外表或欄柱等,容易勾到騎士衣物而肇事。同樣的,騎乘機車時不應穿著會揚起如小飛俠般的外套或雨衣,同時將衣物繫帶等紮好。
情境四:超車時
利用對向車道超車時,萬一肇事責任很重、傷害也可能很重 ( 如對撞 )。尤其是剛學會開車或騎機車的人,可能會忽略很多超車時該注意的地方,事實上,不是對向沒車就可超車,例如駕駛人在超車過程中,若經過閃號誌燈處 ( 表示有路口 ),就不宜超車。
若以機車為例,當左邊有汽車、右邊有機車行駛中,此時要從二者中間超車過去有一定風險,一來因二者中間空間已小,假如右方機車稍微偏向,可能導致正要超車的機車摔倒,若旁邊又剛好有汽車,更有二次事故風險;更遑論若該汽車為大型車時,其氣流也會影響機車穩定性,危險性更高。

從兩部行駛中的車輛中間超車有危險性。
情境五:雨天與夜晚
1. 所謂天雨路滑,除表示路面摩擦力降低,所需的煞車距離較長外,對機車或自行車而言,也表示濕滑的路面對煞車過程的穩定性有不良影響,應特別注意。
2. 雨天機車煞車時,在以同樣力道握著煞車拉桿減速時,初期因車輪在柏油路上尚還穩定,但當車輪經過斑馬線或車道線時,就可能因路面摩擦力降低而造成車輪鎖死導致摔車,所以當煞車過程經過斑馬線或車道線等有標線的地方需格外留意,避免機車滑倒。
3. 觀察前方路面狀況,小心因同向車或對向車經過積水區所濺飛的水花,而影響視線。
4. 雨天緊急煞車的危險性高,是以無論處於白天或夜晚,均宜遵循「避免急煞車」的策略。
5. 建議機車開啟大燈,可提高被視性;尤其應特別檢查尾燈,確認功能是否正常。

雨天機車在煞車過程若經過斑馬線或車道線,可能因摩擦力變化而造成摔車。
情境六:機車在路中間等待左轉或迴轉
機車若直接在內側車道上減速等待左轉,有其風險。原因在於:若直接在內側車道上減速,是否預期後方車輛有煞不住的問題?如晚上或雨天,視線不佳時,機車停在快車道上或中間等待左轉,由於天色昏暗加上汽車車燈有左低右高之設計,其他汽車駕駛人可能不容易看見機車,而讓機車用路人處於高度危險中。

機車直接停在快車道上等待左轉有一定風險。

國內大部分汽車頭燈的光型,其亮度範圍為左平右高,因此當視線不佳時,停在路中間的機車或行人,便很有可能沒被看到。
情境七:機車結伴出遊
同好結伴出遊是件快樂的事,但在快樂同遊氣氛中,可能不經意地產生一些危險或錯誤的騎乘方式,如併行、超速、競速、蛇行等。事實上,在過度的喜怒哀樂情緒下,原有的認知或判斷能力不免受到影響。因此,當所處環境對心情產生明顯影響時,更應該謹守安全規則並能互相提醒,同時想一下若不幸發生意外的後果,為免後悔莫及,切勿因歡樂的情緒造成輕忽草率的行為。

結伴騎乘機車應避免併行及沿途聊天。
文章節錄自: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ARTC 防禦駕駛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駕駛人從培養對於危險的認知開始、情境判斷到採取正確的行為,可謂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簡單來說,認知對了,態度、習慣與行為就會改變,安全性也就增加了。我們相信這兩本手冊能夠引領各位讀者邁進防禦駕駛領域,進一步成為用路安全的最佳指南。想瞭解「防禦駕駛手冊」的完整內容,歡迎下載PDF全文電子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