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推薦文章

四衝程,水冷,DOHC,直四引擎
電子噴射供油
排氣量:599 cc
壓縮比:13.1:1
最高馬力:135ps/14,500rpm
最大扭力:7.05kg-m/11,000rpm
車架型式:DeltaBox 鋁合金車架
車重:166kg(乾重)
國內售價:NA

說到第五代YZF-R6,就不能不提到奠定現今R6 性能定位與外型的第四代R6。YAMAHA 中量級跑車YZF-R6 自2006年進行全面大改款後,其外型設計為日系跑車創下一個里程碑,更以同級車最高轉速、馬力的輸出,與高水準的懸吊車架設計,讓YZF-R6 幾乎是一輛道路版賽車。然而第四代YZF-R6 在兩年後仍進行了一次改款,對許多人來說,這兩者似乎沒有差別,但實際上第五代YZF-R6 全面導入YCC (YAMAHA Chip Controlled)技術,YZF-R6 更全面的性能。

第五代YZF-R6 於2008年推出,將外型進行些微修改,將整流罩側面螺絲都更換位置,移到後方,使R6 外觀更平整。外型上與第四代最大的差異就是中央定位燈改為類十字的造型,以及後座尾殼由一體式改為兩件式。在2010年,R6 進行小改款,外觀上將尾管加長,官方說法是增加低轉扭力,但實際上還是因應各國日漸嚴格的環保法規而修改。

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定位燈造型。

 

08年R6 的排氣管同樣是小短管設計。
10年之後的R6 尾管長度增加,排氣出口超過後搖臂。

在技術性能方面,全面導入YCC 技術,除原本的YCC-T 電子線傳油門之外,加入YCC-I 可變進氣歧管。透過改變岐管長度,讓全轉速域都能有足夠的進氣量,獲得更線性的動力輸出。進氣口、空濾盒與活塞等也重新設計,將這具高轉引擎更進一步提升,壓縮比高達13.1:1(前一代R6 為12.8:1)最大馬力增加匹為129ps/14,500rpm,加上Ram-Air 可達135ps。雖然最大馬力提升,但在YCC-I 的輔助下,低轉輸出比前一代R6 更好,最大扭力更提早1,000rpm 出現,使得第五代R6 從最大扭力開始的動力延性更好。

YCC-I,上方黑色部份會分開讓歧管變短。

第五代的R6 也略為修改騎乘三角,將座位往前移5mm,把手也更著往前並降低5mm,比第四代R6,更進一步提高前輪荷重。第五代R6 也首度使用鎂合金副車台,進一步減少車尾重量,比原本副車台輕了450g,前後輪重心比達52.5:47.5。為了配合增加的前輪荷重,前叉進行更新,下三角台也更加強化。

鋁鎂合金副車台。
R6 剖面圖。

第五代R6 可以說是一改以往R6 的特性,R6 從初代開始就以馬力曲線陡峭聞名,是一款極具賽車風格的車款。而這樣的風格在第四代可以說是達到顛峰,與其他同級跑車的馬力曲線相比,只有在12,000rpm 之後的輸出才開始超越他牌車款。而第五代R6 在YCC-I 的協助下,在低轉能以較長的歧管,獲得更好的扭力輸出,使得第五代R6 比第四代更有親和力,更適合在道路使用。

 

基本上第五代R6 與第四代R6 在單圈上可能相差無幾,但第五代R6 更寬廣的動力帶,讓他允許騎士些許的失誤,如果進行20圈以上的賽事,第五代R6 的優勢便會展現出來。雖說第五R6 在YCC-I 之下,更加親和,但其追求萬轉怒吼聲的本性仍在,與其他著重扭力的600跑車相比,仍是需要維持轉速超熱血的車款。

 

 

 

 

 

特色文章


1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