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推薦文章

自從上次「征戰」新北大橋、揭露各式奇葩設計之後,亞亞陸續收到了許多車友的迴響,其中範圍更幾乎遍及全台灣!而這次亞亞便以車友們回報的資料做為基礎,前往環堤大道周遭。究竟環堤大道周遭又有哪些不合理,且處處隱藏危機的道路設計,就讓亞亞帶你一起去看看!

 

從蘆洲開始

在此系列專題發布後,相當感謝許多網友們熱心的提供了他們所在地區,或是他們會經過、覺得設計得非常奇怪的路段,希望將Moto7來作為協助曝光的平台、協助將這個聲音擴散出去說,讓外界了解如此的道路設計真的很危險。但是我們我們收到的地區不只有台北、新北,甚至到屏東,幾乎全台灣都有了。那畢竟要考量到路程的關係,我們會先就近取材,先從鄰近的地區,比如說雙北地區往外推:基隆、桃園等地,而亞亞這次便決定先從比較熟識的蘆洲地區開始!

因地緣關係,拍攝地點由大台北地區的蘆洲開始。

為何選擇環堤大道

在整理了一下蘆洲地區網友們所提供的一些回饋之後,發現環堤大道榜上有名:光蘆洲部分就有將近43條左右的回覆,而環堤大道至少有27個,已經超過半數了!所以決定此次就採環堤大道作為本次實際勘查的地點,並且讓亞亞從Moto7公司出發,經由新北大橋直接前往環堤大道。

自Moto7從永和出發,經新北大橋前往環堤大橋。

第一處:環堤大道往復興路口

亞亞預計會跟大家分享三個由網友所回報,位於環堤大道一帶的危險位置,兩個會在環堤大道上,另外一個則在台北橋旁邊。第一個危險位置首先便是在環堤大道上,用路人可以看到前面有個紅綠燈,左轉便能進入復興路,同時白牌要必須待轉。但是上下班車流非常大的時候,很多機車騎士會被擠到中央車道,而右側車道也會有非常多的車輛,因此在尖峰時段、車流量暴增時其實相當危險,因為騎士會被迫往右側切出、產生車流交織,更可能導致交通事故。此外,由於此處周邊若是夜間、離峰時段,車流量不大時,許多駕駛的行駛速度難免提高,同時周遭的工廠旁也有許多小徑。自小徑駛出的車輛駕駛,由於視線不佳或是粗心大意,便可能和主幹道的車輛產生嚴重碰撞,因此奉勸各位駕駛在行經本路段時,無論何時都必須放慢速度、小心駕駛。

往復興路口的待轉區事前完全無標線及引導,直接設立於路旁的T字路口待轉區塊相當危險。

第二處:環堤大道上另一須待轉路口

在第一處路口,由於尖峰時段車流量極大,但白牌機車騎士又被迫進行待轉,因此亞亞認為負責機關應該在該處劃設引導標線,讓騎士可以提早靠右進行待轉。但來到另一個路口,這裡雖然有畫上待轉的引導標線,但反而也被網友們列為危險位置。原因在這個路口的待轉格設計,它其實是規劃兩線道,而引導騎士往右側待轉的標線,卻會壓縮到原本比較靠內線機車騎士的行駛空間,讓直行的機車騎士被迫切入左手邊的內側車道合併,更導致了好幾起事故!此路段的標線設計出發點雖然立意良好,但在規劃上面可以再更完善一些,至少避免犧牲、壓縮到直行騎士的權益。同時在復興路口的車道車流量大、路面也寬,但卻缺乏如此的待轉引導設計,也不禁讓人覺得相關的規劃單位並未認清重點,造就了極度不合理的規劃。

另一路口雖有引導線清楚標示,但同樣在車流量大的T字路口,機車仍容易被其它車輛壓迫空間。

設立於T字路口的待轉區,尤其路旁無內縮設計下,等同壓縮原道路空間。

看完了觀眾朋友回報的兩處環堤大道危險位置,接下來亞亞便要左轉往「機車瀑布」的發源地——台北橋行駛,而究竟為何環堤大道往台北橋的左轉引道也會被觀眾朋友回報為危險位置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回到台北橋的旁邊,此處根據觀眾朋友們的表單所提出來,根據網友留言,這邊的待轉設計相當危險,一開始抵達時覺得還好,而觀察一下後發現,因為橋旁邊的直行號誌跟橋上的直行號誌會同時亮起,等於下橋的機車如果要待轉,勢必要往右側迴一些,才會比較好進到待轉格,這時候如果橋旁的車輛要直行,就可能碰撞到。比如現場有看到一個狀況,要待轉的機車跟直行的小貨車,在剛才說的情形下如果雙方速度再稍微快一些些就可能會撞到。如果沒有實地跑一趟,從橋上下來真的不會特別留意右手邊,尤其上下班尖峰時段高車流量下交會真的非常危險。

下橋後的路口雖腹地廣大,但多岔路與強制待轉的設計,車流交會下相當危險。

自橋下道路使出的貨車甚至需大幅改變行進路線,才不會直往待轉區撞。

以上是環堤大道、台北橋下三個設計不良的路段,此系列企劃主要希望能以實地探訪,並揭發道路設計疑慮與危險性,來達到提醒用路人經過這些路段的時候留心、放慢。同時期盼能讓規劃道路設計的相關單位正視此問題,並針對全台各地類似路段進行調整與修改。只有政府完善了交通規畫,才能提高國人用路的安全保障。

問題設計非待轉區本身,而是在不適宜的路段強制待轉,政府的用路觀念與設計思維需考慮所有用路人安全與否。



特色文章


1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