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推薦文章

顯示 2 / 2



簡約風興起 越野、頹圮添浪漫

R NINE T SCRAMBLER輕度OFF ROAD自成一格

以街車R NINE T為基礎的SCRAMBLER,許多設計也是源自於R NINE T,不過在極簡風的前提SCRAMBLER有著更出色的演繹。同樣身為一級仿古車型,SCRAMBLER配置的是43mm前正叉,雖為不可調整的設計,但在三角台下座增設了一組無段式防甩頭,對應高速的直線操駕有一定的助益。身為R系列車型,在水平對臥車款上慣用的PARALEVER後懸吊系統也同樣運用在RNINET SCRAMBLER上。PARALEVER為BMW MOTORRAD的單搖臂軸傳動系統,媲美主流的多連桿設計,設定上可以讓後輪穩定性更高。簡約風帶動下,儀錶板變成了單環式樣,但如同BOBBER一樣,所有行車資訊皆不遺漏。SCRAMBLER在配備上有兩種選擇,一是ONROAD風,另一是偏向OFFROAD風,也是所謂的選配車型。前輪組為19吋的設計,兩用胎與無內胎鋼絲框則做為選配,但也是彰顯SCRAMBLER在復古上的加分選項。

TRIUMPH 精簡手工 電控加持

體驗「手工車」,不必再花大錢進行改裝,現在量產的「BOBBER」也能提供相似的質感。為維持一般道路上的行駛便利,BOBBER依舊配置了一般法規下的行車燈具。單環儀錶板乍看走極簡風,但是從時速、轉速、水溫、油量、檔位到油耗顯示,無一不包括,功能之齊全令人相當肯定。乍看之下的極簡風單座墊,在乘坐觸感有獨特的韻味,臀部的包覆性極佳, 座墊可進行前後微調,可調整出最適合騎士的騎乘三角。所謂的隱藏式後懸吊,就是暗藏在座墊下的水平式單避震,採用KYB的多連桿製品,可進行長達 76.9mm 的作動行程。

BOBBER雖為單環儀錶,各項數據與資訊的顯示相當齊備。

BOBBER 擁有不鏽鋼條裏的復古電池盒。

2段動力模式的加諸,為BOBBER增添了駕馭樂趣,搭配 RIDE-BY-WIRE電子油門,2段動力模式的油門反應有相當明顯的差異。雖是電噴供油系統,但是在原廠的巧思下,配置了仿化油器外型的電子節流閥,與仿古的外露式電瓶盒,在不鏽鋼條的包覆下,電瓶盒與節流閥譜出了相當比例的古味。引擎雖為現代化的水冷並列雙缸,但卻佈滿了多層引擎散熱鰭片,除了滿足老味追隨者在視覺上的享受之外,亦可滿足散熱上的實質效益。

BOBBER著仿化油器形體的電子節流閥,讓整車看起來更加的復古。



MOTO GUZZI  V7III STONE 入門軸傳 配備樸實

單環儀錶板的配置,給足了行駛上的資訊所需,獨立的時速與轉速區域,主掌兩大儀錶的最大視覺辨識區,液晶顯示屏可不是陪襯的綴飾,檔位與多樣的燈號顯示,構築出完整的行車資訊。軸傳動為V7系列的主軸,免於頻繁保養的瑣碎,軸傳動的設計讓V7車系有了更踏實的騎乘基礎。除了MARZOCCHI的40mm 前正叉外,後懸吊則搭配  KAYABA兩段可調預載的油壓雙槍式樣,提供不俗的支撐性能。V7 III STONE的前叉在同車系中,是選用搭載防塵套的配置,加上標配的BREMBO前卡鉗,操控基本盤算是權衡的相當得體,尤其是較為寬把的設計,轉向控制也有相當的靈活性。新式腳踏所勾勒出的騎士三角,讓騎士騎乘時更加舒適,加上770mm的座高設定,在駕馭門檻上算是相當親民。

V7 III單環儀錶中以指針與液晶混搭,唯獨少了油量顯示。

V7 III的堆疊式油箱造型,在消光黑塗裝下鑲以閃亮的飛鷹廠徽。

V7 III標配的BREMBO卡鉗,操作手感線性,咬合力道犀利。

車身尺碼精簡 輕度越野達標

面對R NINE T SCRAMBLER,早已有預期的心理,790mm的座高近乎身高171cm騎士跨坐臨界點。坐墊的高度位於油箱的半高水平線,被撐起的高座墊,讓騎乘姿勢更為前傾,腳踏的位置也較為後移,整體的騎乘三角則偏向戰鬥化。細看兩側把手總成,塑料感較為濃厚,但各項按鍵設計分明,縱然功能繁多也能容易辨識。論引擎震動,R NINE T SCRAMBLER絕對當仁不讓,是三部之中的翹楚,尤其是引擎發動的瞬間,隨著水平對臥缸的點火作動而搖擺,不過當速度帶上後,左右缸震動相抵銷,換來的是穩定的加速律動。與V7 III STONE同樣也是軸傳動設計,動力的傳遞更為直接,加上是單向線控油門,在公路上的騎乘,油門反應是輕快的。R NINE T SCRAMBLER動力供應隨著油門開度而湧現,低速扭力的分佈層次分明,水平對臥缸的動力產生相當充裕,對於極地的駕馭,也擁有相對的脫困優勢。

R NINE T SCRAMBLER 雖為R NINE T家族的一員,但其配備仍舊經過簡約的轉化,前後輪圈的 J 值也較小一級,後輪框寬度縱使是標準版本也只有4.0,配置的公路胎尺寸也僅達170mm寬。不過收窄後的前後輪尺寸,相較於轉向上的控制也更為靈活,在前輪增大為 19 吋之後,騎乘的舒適性也有相對的效益。前後懸吊也受精簡的影響下,前叉更換為正叉型式,後懸吊雖然同為單搖臂設計,但已非原來的鍛造品,但避震器的作動行程卻都已加長,且在軸距同步增長之下,就舒適性與高速穩定性而言有相對的提升。

PARALEVER 單搖臂的軸傳動,搭載獨家的ABS 系統。



前雙碟性能不減 改裝管列入標配

BMW對於安全的機制有相當的重視,縱使貴為簡約風的SCRAMBLER車型下,制動系統卻未受到精簡,仍舊配備前雙輻射式對四卡鉗與320mm的碟盤,實際上的煞車手感依舊, 咬合的犀利程度不減,制動的行程適中,手感呈現也相當線性,是三部車中配備最頂規。ASC車輛穩定系統也列為標配,與ABS相結合下,成為最佳的操控防護網。車架的設計也有別於原生R NINE T,副車架為不可拆型式,改裝的空間減半,乘坐方式也僅能靠單座蓋來變化,但卻可以在單座蓋套件下,成為另一種後座包的使用形式。看似單側雙排氣與原生R NINE T為相同設計,但高度卻更高, 且以AKRAPOVIC蠍子製品為標配, 算是另一種價值上的補償。

AKRAPOVIC 全段蠍子管列為標配。

名駒動力移植 街頭次文化強力放送

不得不說,TRIUMPH BOBBER是相當吸引筆者的車款,能夠跨坐在以 T120動力為藍本的新興車型上, 加上又是英製美式復古車的話題之作,總是難掩幾分心中的喜悅。第一次的試駕在總代理的開箱活動中,雖然短暫的淺嚐,但初期的體驗卻留下深刻印象,今日再會,除了熟悉的手感,對於車輛整體的操控將更入微。BOBBER的操控設定, 採用傳統街車的平把,坐姿上,乍看受單座墊的配置而有所影響,實際跨坐起來相當接近一般的街車。當然,可前後微調的功能更能找出最適合的坐姿,事實上,坐墊相較於近親 T120更略為下沉些

可調式單座墊,下方為水平式單槍後避震,簡潔有力的設計與配置。

手工基因突顯 現代性能加持

前半車身設定幾乎與T120無異,但腳踏位置更為前移,美式機車的經典坐姿不脛而走。怠速下的BOBBER,引擎震動顯得不甚安分,尤其在起步加速的當下,並列雙缸的抖動格外明顯,頗具老車的韻味。動力模式切換在 ROAD下,油門更為輕快,追趕前方車陣的立即加速性相當迅速,車身重心沉穩,輪胎的貼地性良好,雖無深邃的傾角設計,但依然能夠依循動線獲得不俗的操控。鋼絲框雖為無內胎式,但在跳動路面上的減震效果有不錯的表現。透過全段白鐵排氣管的配置,其聲浪顯得清脆而富有清晰的律動,左右雙排氣的設計,更擄獲了性能之外的不少注目禮,不過在這充滿話題的設計中,前煞車的行程雖不長但手感偏硬,咬合的犀利度較差,煞車的時間點須提前,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仿古的轂煞式樣輪框,實為現代化的高性能碟煞。

橫置 V 缸獨特動力

引擎震動在此篇的所有車輛中,都佔了一定的突出比例,縱使是來自義大利的MOTO GUZZI V7 III,在縱橫車壇多年的橫置 V 缸下,也未能擺脫明顯的引擎震動宿命。不得不說, 在這三輛的騎乘三角中,最善解人意的還是V7 IIII STONE,雙腳都能平貼於地,把手的高度與身體的距離,簡直與日系傳統街車沒有兩樣,駕馭起來相當就手。如同BOBBER般,低速起步的引擎震動鮮明,頗有幾分BMW R系列的相似動感。在V型雙缸的驅使下,即使以 3 檔低速行駛於上坡路段,依然擁有不疾不徐的驅動力,不必退檔拉轉來換取足夠的加速力。V7 III操控上還算順手,車陣中的轉向操控恰如其分,加速平順是V7 III的最大特色,但140km/h以上的高速,後懸吊的支撐力略顯不足,產生些微的偏擺。

液晶顯示屏的功能切換,全靠又把手上的 MODE 單一按鍵。

駕輕就熟 優良力學隱身其中

前煞車的手感相當線性,煞車的行程適中,咬合的力道與犀利度,不會因為單碟的配置而折損,這都是配製BREMBO卡鉗的價值所在。騎乘中的雙膝位置,恰好隱身在汽缸頭後方,也巧妙的閃過油箱突出的下緣造型,視覺上是工程師預留的絕佳位置。真要論及不足處,就是側柱撥桿過於貼近排氣尾段,加上STONE的消光黑塗裝,相當容易踩髒,以及長時間使用下的鞋印磨痕。少了油量表顯示,只能依靠油耗數據來斟酌路程。空檔的切換較為不易,入空檔時的腳部踩勾阻力也較大。

橫置V 雙缸的低速扭力,對應街道行駛游刃有餘。



繼往開來 廣納世界街頭文化

學院派大行其道,有別於時下新穎設計的追求,在過往的經驗下,似乎經歷一段週期後,都會回朔到「復古」的主題上,人們往往會回過頭來檢視,當年最初的風格與設計,至今是否還受用,若有可取之處,何仿不能重現。SCRAMBLER、BOBBER與CLASSIC都是機車發展史上早期的原型,濃烈的迴異風格,各自有其擁戴者。蔚為越野車最早雛形的SCRAMBLER,以輕盈的改裝身軀, 換取最易上手的全地型行駛操控,為今日旁支的MOTOCROSS立下了典範,免除了燈具與多餘的配備,只求可發可騎,在巧克力胎的驅使下就是一部全能的車款,也因為成為獨立的車款之後,當今各車廠也紛紛加入SCRAMBLER車系的設計。

手工車雖然較為小眾,但其改裝的獨特性,至今是無法撼動的分類風格,BOBBER是少數與競賽能夠串連的量化車款,同樣建立在簡約的基礎下,多一分手工改造的原創精神,進而勾勒出美式手工車的基本架構,久而久之,這基本架構受到車廠的重用,成了日後量化的基礎。TRIUMPH BOBBER是當今尚以原創手工車型進行量產的品牌,看中市場的獨特性,以美學設計為訴求,藉以吸取崇尚引學院派的買家。

經典傳統派,莫過於MOTO GUZZI的V7 III STONE,最為輕鬆的騎乘三角,以及主流市場的定位,成為歐洲最親民的車款之一。精簡的配置, 方便的使用性能,建構出傳統街車的主要使用目的。V7 III STONE追尋的不是精美設計路線,也不是豪華配備的爭奪,只是很單純的騎乘感受,但在這基礎下,同時又能體驗到橫置V型雙缸的獨特魅力,以及原廠BREMBO的高質感卡鉗,低調的消光黑塗裝下,達成基本的騎乘需求。三大經典車型的入注,讓台灣向來以大馬力為取向的市場,逐漸豐富也更有內涵,也讓全球各地的騎乘文化能更深耕台灣市場。



特色文章

1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