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推薦文章

顯示 2 / 3

當HRC 在1982 年成立後,他們開發出不少以VF750F 為基礎的賽車,兩年後他們發表了在世界Le Mans 24 小時耐久賽中奪冠的RS750R。此時的V4 引擎已經消除了一階震動,寬度和雙缸引擎一樣窄,並將汽缸與變速箱上半部結合成一體式的零件,這個革命性技術形成了往後HONDA 相當成功的V4 引擎之基礎。

換上新排氣系統,點火時序及全新鋁合金車架,RVF750 將HONDA V4 賽車帶入新世代。

HONDA 的V4 賽車到了’85 年從RS750R 進化成RVF750,新的技術使賽車進入到第二世代,其中包括:引擎的點火時序做了修正,排氣系統改採4-2-1 方式,並換上高強度鋁合金鑽石車架。這幾項新科技讓RVF 在許多比賽如鈴鹿八耐中獲勝。隔年HONDA 便乘勢推出傳承RVF 750 技術的市售車VFR750F。VFR750F 的180 度曲軸,齒輪驅動氣門與更緊湊的引擎設計立刻廣受運動騎士歡迎,此車也成了HONDA 的眾多傳奇車款之一。

可說是工廠賽車的市售版VFR750R / RC30,是車界中的逸品。

稱霸鈴鹿八耐的王者RVF750 是由VFR750F 引擎以競賽目的調教出來的,然而由於TT-F1規定所有的參賽車種必須以市售車為基礎,能改裝的部分相當受限。"我們想要激發賽車的比賽潛能,讓車手擁有一輛能贏得比賽的利器"HONDA 工程師說。於是VFR750 的進階版VFR750R / RC30 是完全以能在比賽中取勝為目的所產生。為了應付更高的轉速,汽門驅動零件改用更小的齒輪,雙活塞環的活塞能減少運轉阻力,連桿也改以鈦合金製作。車架方面後搖臂換上著名的單搖臂,輕量FRP 製成的車殼進一步削減車體重量,還有其它許多能讓RC30 在比賽中有競爭力的設計。RC30 從來沒有被放到生產線上,幾乎是以純手工的規格來製造。

John Kocinski 騎乘的RVF750 / RC45 在1997 WSB 裡獲得冠軍。

每年的鈴鹿八耐都吸引頂尖的GP 車手來參加,使得該賽事成為世上最嚴峻的挑戰。隨著新規則的修訂,HONDA 需要一輛更強悍的賽車來維持霸業,RC30 的後繼款RVF750 / RC45 便成為公司的下一個計畫。RC45 同樣是以比賽目的而開發的賽車,運用最新科技是絕對少不了的。RC45 所採用的PGM-FI 可程式化燃油噴射系統能增進油門靈敏度,汽門驅動系統則放到了引擎右側,降低引擎重量的同時也使本體更緊湊,放在車架內的位置也更理想。RC45 上的新科技又帶領HONDA V4 賽車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各地車手對RC45 的表現則是嘆為觀止,如果再換上雙噴油嘴及其它特製套件,RC45 著實是個令所有對手為之敬畏的賽道機器。1997年的WSB 及多次鈴鹿八耐冠軍只是RC45 豐功偉業的一角而已。

2002年的VFR800,沿襲HONDA 一貫賽車血統的V4引擎與VTEC 技術,同時兼具舒適性。

特色文章


1

發表留言